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严控涉企收费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近日爱配资官网,河北省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河北省将民营经济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优化民营企业要素保护机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河北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财政税收的主来源。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民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193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1%,拉动全省GDP增长3.2个百分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全要素一站式服务
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星豪铜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豪铜艺”)的景泰蓝工坊内,手工艺人正在对一件件景泰蓝火锅进行精雕细琢、打蜡上色,绚烂的图案跃然指尖。
涞水铜火锅制作技艺始于清朝,传承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景泰蓝的制作技术流程有108道,工序烦琐,工艺严谨,完全遵循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无法用机械代替。
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据了解,为了让传统产业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涞水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全要素一站服务企业行”活动,从制定铜火锅团体标准、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创建商标品牌,到电商营销法规培训,再到培育高价值专利、打假维权,为企业提供了一揽子“保姆式”服务。
星豪铜艺负责人李凤乾介绍,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2015年,该公司顺利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和完善了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了产品和服务水平,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积极提供关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咨询和指导,帮助星豪铜艺了解如何申请和维护知识产权,以及如何应对侵权行为。
如果说,星豪铜艺体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涞水县隆欣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欣工艺”)的产品则体现了突破与创新。
景泰蓝梅兰竹菊四面挂屏、景泰蓝四方电碳两用锅、火烧云茶器、臭鳜鱼盘……
“我们在‘一站式’服务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家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C级研发机构,立足企业实际,我们精准服务、因企施策,将帮扶重点放在了激发企业活力,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上。”涞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玉华表示。
杜玉华介绍,隆欣工艺在2021年9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今年3月还获得了第二届涞水县政府质量奖。目前拥有专利10件,其中实用新型4件、外观专利6件,实施专利许可3次。此外,涞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指导隆欣工艺申报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上个月我参加了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一场知识产权培训,觉得特别实用,也做了非常详细的笔记。短短一天半的高强度课程使我对知识产权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在自主申请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知识产权布局。在与第三方进行合作时,我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把控能力。”隆欣工艺负责人王宁表示。
如今,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已成为涞水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也为涞水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日前,保定市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了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求助电话,他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
接到电话后,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启动了政银协作机制,并在第二天就联合金融机构上门服务。半个月后,这家企业成功获得贷款199万元。
资金到账后,这位民营企业家向市场监管部门发送了这样一条信息:“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温暖,更提振了信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我们围绕‘信用’做文章,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通过‘加减乘除’四项举措,让信用为企业发展赋能。”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无论是“全要素一站式”服务,还是“加减乘除”提振企业信心,都是河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北省指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包联帮扶,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让企业家在河北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河北省近日印发的《若干措施》,内容更是涵盖了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优化民营企业要素保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7个方面共27条具体措施。
在主动服务方面,河北省要求执法部门、省委部门更新理念,主动作为,服务企业。如倡导公安机关、省司法厅主动入企,开展“法律三进”“法治体检”“千所联千会”等活动。
在深化服务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将主动加压,提升服务效率。如省市场监管局将“网上办、即时办、联合办、一日办”深化为“极简办、智能办、马上办、满意办”;省财政厅对明确到具体项目的省级涉企资金,在3日内下达市县。
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若干措施》,针对性地提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具体措施,为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也让河北省民营经济持续迸发强劲活力。
10月底,河北省工商联发布了2023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榜单显示,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总额34995.85亿元,较上年增长16.43%;资产总额27334.96亿元,较上年增长27.28%。
而今年的上榜门槛也由去年的营业收入38.67亿元提高到了42.54亿元,增长10.01%。
在榜单规模分级上,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8家,较上年增加1家;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7家,较上年增加2家。
放眼全国,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今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河北省入围企业为33家,仅次于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四省,位居第五位,这也是河北省连续多年位居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入围的33家民营企业中,前五名企业均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而在33家企业中,亦多达21家企业所属该行业。
作为钢铁大省,钢铁产业一直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河北省钢铁产业主要营收15622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9.8%。今年前9个月,河北省钢铁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3.2%,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8%。
对于河北而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绕不开钢铁产业。
“目前,我省钢铁企业仍存在产品同质化、质量效益不高、研发投入不足、示范引领作用不够、技术创新方向不明确等问题。”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贯彻落实“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要求,推动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构筑钢铁产业竞争新优势。
此外,河北省还于近期出台了《河北省支持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推动钢材产品提质升级,加快向优特精品钢、高端专用钢、特种合金钢、高纯铁、超纯铁方向发展,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扎实推进钢铁行业创新发展。
通过研发投入数据,亦可看出河北省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2023年,河北省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570.99亿元,较上年增长17.1%。在这些投入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排名第一,为296.95亿元。
在企业方面爱配资官网,位居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第一位的敬业集团组建了北方最大的钢材深加工园区,年产值500亿元以上;位居第二位的德龙钢铁通过“走出去”,建设的印尼年产350万吨钢厂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产能合作最大的钢铁项目;位居第五位的津西钢铁则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特高压电力铁塔、钢板桩桩基工程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钢铁为核心的产业生态。